同位素离子 |
大多数元素都是由具有一定自然丰度的同位素组成。表9.3是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自然丰度。这些元素形成化合物后,其同位素就以一定的丰度出现在化合物中。因此,化合物 |
表9.3 有机物中各元素的同位素丰度 |
元素 |
C |
H |
N |
O |
同位素 |
12C 13C |
1H 2H |
14N 15N |
16O
17O 18O |
丰度 |
100 1.08 |
100 0.016 |
100 0.38 |
100
0.04 0.20 |
|
|
元素 |
P |
S |
F |
Cl |
Br |
同位素 |
31P |
32S
33S 34S |
19F |
35CI 37CI |
79Br 81Br |
丰度 |
100 |
100
0.78 4.4 |
100 |
100 32.5 |
100 98 |
|
的质谱中就会有不同同位素形成的离子峰,通常把由重同位素形成的离子峰叫同位素峰。例如,在天然碳中有两种同位素,12C和13C。二者丰度之比为100:1.1,如果由12C组成的化合物质量为M,那么,由13C组成的同一化合物的质量则为M+1。同样一个化合物生成的分子离子会有质量为M和M+1的两种离子。如果化合物中含有一个碳,则M+1离子的强度为M离子强度的1.1%;如果含有二个碳,则M+1离子强度为M离子强度的2.2%。这样,根据M与M+1离子强度之比,可以估计出碳原子的个数。氯有两个同位素35Cl和37Cl,两者丰度比为100:32.5,或近似为3:1。当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一个氯时,如果由35Cl形成的分子质量为M,那么,由37Cl形成的分子质量为M+2。生成离子后,离子质量分别为M和M+2,离子强度之比近似为3:1。如果分子中有两个氯,其组成方式可以有R35Cl35Cl、R35Cl37Cl、R37Cl37Cl,分子离子的质量有M,M+2,M+4,离子强度之比为9:6:1。同位素离子的强度之比,可以用二项式展开式各项之比来表示: |
|
式中: |
a-某元素轻同位素的丰度; |
b-某元素重同位素的丰度; |
n-同位素个数。 |
例如,某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两个氯,其分子离子的三种同位素离子强度之比,由上式计算得: (a+b)n=(3+1)2=9+6+1 |
|
即三种同位素离子强度之比为9:6:1。这样,如果知道了同位素的元素个数,可以推测各同位素离子强度之比。同样,如果知道了各同位素离子强度之比,可以估计出元素的个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