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质谱仪器

质谱解析知

质谱分析方法

质谱技术的应用
 9.4 质谱分析方法
 
LC-MS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与GC-MS类似,LC-MS也可以通过采集质谱得到总离子色谱图(图9.23)。此时得到的总离子色谱图与由紫外检测器得到的色谱图可能不同。因为有些化合物没有紫外吸收,用普通液相色谱分析不出峰,但用LC-MS分析时会出峰。由于电喷雾是一种软电离源,通常很少或没有碎片,谱图中只有准分子离子(见9.3.2),因而只能提供未知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不能提供结构信息。很难用来做定性分析。
  为了得到未知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必须使用串联质谱仪,将准分子离子通过碰撞活化得到其子离子谱,然后解释子离子谱来推断结构。如果只有单级质谱仪,也可以通过源内CID得到一些结构信息。
LC-MS定性定量分析
  LC-MS分析得到的质谱过于简单,结构信息少,进行定性分析比较困难,主要依靠标准样品定性,对于多数样品,保留时间相同,子离子谱也相同,即可定性,少数同分异构体例外。
  用LC-MS进行定量分析,其基本方法与普通液相色谱法相同。即通过色谱峰面积和校正因子(或标样)进行定量。但由于色谱分离方面的问题,一个色谱峰可能包含几种不同的组份,给定量分析造成误差。因此,对于LC-MS定量分析,不采用总离子色谱图,而是采用与待测组分相对应的特征离子得到的质量色谱图或多离子监测色谱图,此时,不相关的组分将不出峰,这样可以减少组份间的互相干扰,LC-MS所分析的经常是体系十分复杂的样品,比如血液、尿样等。样品中有大量的保留时间相同、分子量也相同的干扰组分存在。为了消除其干扰,LC-MS定量的最好办法是采用串联质谱的多反应监测(MRM)技术。即,对质量为m1的待测组份做子离子谱,从子离子谱中选择一个特征离子m2。正式分析样品时,第一级质谱选定m1,经碰撞活化后,第二级质谱选定m2。只有同时具有m1和m2特征质量的离子才被记录。这样得到的色谱图就进行了三次选择:LC选择了组份的保留时间,第一级MS选择了m1,第二级MS选择了m2,这样得到的色谱峰可以认为不再有任何干扰。然后,根据色谱峰面积,采用外标法或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此方法适用于待测组份合量低,体系组份复杂且干扰严重的样品分析。比如人体药物代谢研究,血样,尿样中违禁药品检验等。图9.24是采用MRM技术分析的例子,上图为样品的总离子色谱图,下图为选定特征离子m/z309和m/z241后,利用MRM得到的色谱图